网站首页 >> 法院文化 >> 书香法院

道德与自由

作者: 本院   发布时间: 2015-07-21 16:45:46

--读《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

 

  刘海荣

 

但丁在《天堂》第四部分的开篇写道:

如果两边与自己同等的距离,

都摆放同样的食物。

那一个人直到饿死,

仍无法凭自由的意愿,

把其中一边的食物送进嘴里。

我引用这段诗句,想要说,人类从很早很早就已经明白,单纯的意志无法帮助我们获得“食物”,然而意志却是驱使我们做一定行为的必需品,所以我们当然仍需要有“吃的意志,才能促使我们做出“吃”的行为。

我们相信人的意志是自由的,那么由自由的意志所支配的行为是否是自由的呢?

随着社会越来越进步,越来越文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深刻而又急切的追求自由,但更多的人对“自由”的曲解似乎偏离了道德的轨道。道德与自由对于我们而言,是一场抉择吗?

叔本华在本书中明确提出一个概念——道德上的自由。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我们非常清晰和切实的感受到,我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有责任,而这种责任从何而来,我认为有很多因素,最重要的有两个:性格和环境。

也许,有很多人并不认同我提出性格这一因素,因为大家长久以来一直接受这样的概念,即人人生而平等,但是提出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础是人权,这种平等是在人权意义上的平等。我们不能因为人之为人所应当拥有的权利上的平等,而认为个体在出生之初都是一样的,这是一种谬误。事实上,人的性格具有个体性,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在同样的环境中,每个个体的意志受性格影响会有差异,就像阳关会把石蜡变软,但却能把粘土变硬。这就是个体在性格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正是导致不同的人做不同的行为的因素,也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责任感的原因。

关于环境,我想说的并不是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而是每一个个体对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们常常在网络上看到网友就某一社会事件的评论“现在的社会啊!”之类的,相信很少有人会想到,现在的自己啊!社会说到底是由每一个个体组成的,个体的责任感、对自由的把握程度,对性格缺陷的控制力是社会风气的组成部分。我们应当积极指出社会中的问题,但是与此同时,也是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可以从一味埋怨、咒骂中脱离出来,去寻找更为积极的方式让自己的责任感和自由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

大多数的我们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我相信这与我们所应当享有的自由并不矛盾,我不想用法律的思维让大家来遵循道德或者法律的制度,而是希望大家在固守自己自由的基础上,克服性格上的缺陷,提升自己的责任感,只有从内心深处深切的感受到责任、道德之于我们的生活、我们生活的社会的重要意义,我们才能够在实现意志上的自由与外在道德的统一的同时并不感到自己被道德和责任所束缚、所绑架。

最后用一段歌德的诗来结束本文,请大家相信,我们可以以一种浪漫的、毫无束缚感的自由方式实现成为道德人的诉求。

在你降临世上的那一天/太阳接受了行星的问候/你随即就永恒的遵循着/让你出世的法则茁壮成长/你必然就是你/你无法逃脱你自己/女巫斯贝尔和先知已经这样说过/时间,力量都不能打碎/那即成得得、已成活的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