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院文化 >> 书香法院

《法官因何错判》读书心

作者: 本院   发布时间: 2022-07-06 09:53:23

杨小甜


本书作者是日本作家秋山贤三。秋山贤三是日本著名的冤案问题专家,他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在担任了二十多年的法官之后(26-50岁),辞职转做律师。从法官到律师的专业转换,也为作者带来了角色与视角的转变,使得他既熟悉法官的工作模式又能洞察法官的局限所在。

整体感受:本书非专业类,适合茶余饭后翻阅,但也能从中了解日本裁判官成长过程中的不少细节,作者(辩护人角度)提出的避免冤案的建议也只能算是一家之言。但作者身为司法工作者的职业责任感、使命感值得让人深思。一个案子,对法律家而言,不过是“无数案件中的一起”,对被告人而言,却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不可不慎之又慎!

本书的结构

前言部分 提出的一些很好的问题引发读者注意。

第一、二章是较有趣的章节,介绍了日本法官的工作、生活状态、作者的经历。对于我们了解日本的司法,尤其是日本法官的成长路径和工作环境方面有一定作用。许多与国内有相似之处,亦有较大差异。刑事审判的最高使命便是不生冤案,尽管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无论法系法制状态,冤案仍然持续在发生。作者认为,法官因为“审判席之高”造成与世间距离遥远。对于静坐于对面的被告,法官唯一能够识别和感知到的仅仅只有检察院调查书里(起诉书)被告(被告人)的恶形恶状,而他本人人性的一面以及真实的烦恼却无从察觉。高额繁重的工作量也是法官疏于接触社会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了解人、了解社会一定是作出公正审判的绝对关键,尽管判断诉讼事实客观性的原则需要经过冷静的法学训练,包括“疑罪从无”的法则、“高度盖然性”的判断以及对于经验法则、逻辑法则和注意法则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可证明历史事实的证据材料的程序是否正确执行的程序正义。因此坚持“百姓视角”可能是除了恪守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外一个重要的法外概念,也可能是在消除冤假错案的漫长进路中法官必须坚持和坚守的基本能力和价值取向。

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专业方面的一些问题,作者探析日本刑事实践中真实的错判案例。通过阅读可发现冤案发生都是相似的原因,一些心境、困惑,中日都有相似之处。毕竟中日许多司法结构设置也有类似之处,面临同样的问题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也说明了,司法效果与司法结构设置之间具有关联性。作者提到的一些概念:关于无罪案件当中被告人供述中“秘密的暴露”和“无知的暴露”之间的区分。所谓“秘密的暴露”是指,只有犯罪行为人才能知道的在犯罪发生时的细节。而“无知的暴露”,可以理解为一种矛盾,一种无辜蒙冤者供述中所暴露出的其对案情细节缺乏认知的情况。这一点在聂树斌案中就有体现,在聂案中,被害人丈夫侯某、同事余某均证实被害人康某某携带一串钥匙,现场勘查笔录和现场照片亦证实被害人“左脚西侧偏南30公分处有一串钥匙”,而聂树斌在案所有供述,当被问及被害人随身携带何物时,其均未提及被害人随身携带钥匙这一情节,即使在侦查人员提示下,仍然未能供出上述情节。这种供述就属于“无知的暴露”,这种供述是案件可能构成冤案的信号之一。

第六章 法官因何错判,是作者自己分析的原因和最后的一些建议,可供探讨。例如:律师担任法官,法科大学院构想。

总体而言,作者的意见不具有权威性,但是是提醒我们注意一些共同存在的问题、能够启示、警示我们的一本书籍。

职业法官十诫,作者的建议:

1、意识到审判席的高度。

2、实践罪疑惟轻原则。

3、不要将维持秩序的感受带入事实认定中。

4、意识到对了解人了解社会的不足。

5、不轻易相信供述证据,要洞察误谬的可能性。

6、不要轻视公审中被告的辩解。

7、不要对鉴定坚信不疑。

8、充实审理与合议。

9、认真书写有罪的认定理由,让被告心悦诚服。

10、时常保持百姓视角。